
讓更多企業拿到真金白銀
——株洲著力打通政策惠企“最后一米”
湖南日報·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永亮
通訊員 張后軍 楊思思
7月2日,株洲市亮出上半年“暖企成績單”:全市1.44萬戶企業享受增值稅降率優惠,5.68萬戶企業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政策,減稅7.58億元,降費3.9億元;653家園區企業試點養老保險費率過渡備案審批,減負1.3億元……
政策送上門、實惠落到位。今年來,株洲市深入開展溫暖企業行動,創新措施抓實政策落地,打通政策惠企“最后一米”,讓更多企業拿到了真金白銀。
政策宣講入腦入心
“我們從事新能源汽車推廣多年,最新的補助政策有哪些?怎么拿到?”
“從今年起,車輛完成銷售上牌后即預撥一部分資金,行車2萬公里后再進行清算。”
今年4月,通過株洲市工信局一次政策巡講,中車時代電動公司負責人及時了解了最新補貼政策,順利獲得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3.7億余元。
“一些企業只顧埋頭干事,對各級各類政策性專項補助資金不大清楚。”株洲市工信局局長劉海賓介紹,針對這個問題,該局牽頭收集整理44類惠企政策,聯合市直相關部門和縣市區,先后舉辦了11場“惠企政策大巡講”,覆蓋2300多家企業。
同時,株洲市有關部門通過短信、APP、微信等,及時將惠企政策推送給企業主要負責人;100多個專業服務機構開展各類政策培訓;各縣市區建立企業服務中心,隨時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等服務。
政策落地受制于多種因素,同類企業在同一政策享受上也會存在差別。株洲市采取“政策依據+政策來源+具體案例”模式,先后在當地媒體發布20多個領域近50個案例,取得良好效果。
“受惠于政策落地,公司上半年僅社保費用就少繳了64.8萬元。”株洲時菱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小標告訴記者,他們把“省”出來的錢全部用于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,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。
服務企業實心實意
政策送上門,更要將實惠落實到位。
株洲市在“千名干部服務千家企業”基礎上,建立起“市級領導+駐企聯絡員+縣市區+各級各部門”四位一體企業幫扶體系。市本級41名駐企聯絡員駐企幫扶,為123家重點企業排憂解難。縣市區企業服務中心聘請企業服務專員,點對點服務企業,幫助企業用足用活政策、解決發展難題。
駐宜誠車輛公司聯絡員谷經華了解到,該公司改制前房屋建得早,手續不完善,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,難以開展融資及上市準備工作。他主動多方奔走,并向市政府提交專項報告,有效推動了問題解決。
今年來,通過駐企聯絡員、企業服務專員等各類渠道,株洲市共收集交辦企業問題1044件,辦結率達99.3%。
政策落到實處,服務幫到心上,發展自然有力。今年1至5月,株洲市工業企業主營收入、稅收、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7.2%、26.2%、39.2%。
責編:徐卓
初審:徐卓 二審:徐卓 終審:徐卓
下載APP
分享到